以古代言情为叙事背景的小说《靖康:开局围城?朕绝不当亡国君》是很多网友在关注的一部言情佳作,“研墨的中年人”大大创作,赵桓宋钦宗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故事让人看后流连忘返,梗概:一睁眼,穿成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金兵围困汴京,父皇甩锅跑路,满朝文武要么是废物,要么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抓去搞“牵羊礼”?!去他妈的!朕来自千年后,绝不认命!没系统?没武功?没关系!朕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手握历史剧本,智斗朝堂老六,启用李纲、宗泽、吴玠等千古名将,整顿军备,铁腕治国!金贼凶悍?朕比他们更狠!玩谋略,设陷阱,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朕如何逆天改命,将这靖康耻,变成金人的耻辱柱!让这腐朽的大宋,在朕手中重铸铁血脊梁!挡朕者,死!犯我大宋者,虽远必诛!...
赵桓靠在软垫上,双目紧闭,呼吸均匀,似乎已经沉沉睡去。连续的高度紧张和体力消耗,早已让他疲惫不堪,即便是钢铁般的意志,也需要片刻的休整。
朱皇后静静地坐在他身旁,手里拿着一件针线,借着微弱的灯光,默默地缝补着什么。她不敢发出任何声音,生怕惊扰了丈夫难得的睡眠。只是偶尔,她会抬起头,看着赵桓那张在睡梦中依旧紧锁着眉头的年轻脸庞,眼中充满了心疼和担忧。
御辇之外,李纲、吴敏、许翰等人也在轮流休息。城防的重担暂时交给了王宗濋和几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一队最精锐的殿前司卫士,如同雕像般,将御辇牢牢护在中间,警惕的目光不断扫视着城楼上下和城外黑暗的旷野。
一切,似乎都暂时恢复了平静。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夜色之下,暗流却在以更加汹涌的方式涌动。
福宁宫。
奢华的宫殿内灯火通明,温暖如春,与城头的苦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太上皇赵佶脸色铁青地坐在主位上,手里捏着一个茶杯,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下方,梁师成和几个心腹内侍、官员垂手侍立,大气不敢出。
刚刚从南薰门逃回来的内侍监范致虚,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着在城楼上遭遇的“羞辱”——官家如何疾言厉色地斥责他,如何将太上皇赏赐的食物转赐士兵,如何当众宣布军国大事由他一人独断,甚至……隐晦地威胁到了太上皇!
“……官家他……他简直是目无君父!狂悖至极!太上皇,您可要为老奴做主啊!”范致虚哭得肝肠寸断。
“够了!”赵佶猛地将茶杯摔在地上,茶水四溅,“没用的东西!连句话都传不明白!还嫌不够丢人现眼吗?!”
范致虚吓得立刻止住了哭声,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赵佶胸口剧烈起伏,怒火中烧。赵桓的强硬和决绝,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忤逆,而是赤裸裸的夺权!是要将他这个太上皇彻底架空!
“梁师成!”赵佶看向他最信任的大太监,“你之前说的那些‘识时务’的人呢?联络得怎么样了?!”
梁师成连忙上前,脸上挤出谄媚的笑容,声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回太上皇,老奴已经派人去联络了。李相公、蔡侍郎他们自然是……自然是心向太上皇的。只是……只是如今城内风声鹤唳,官家又下了宵禁令,皇城司的探子如同疯狗一般四处乱窜,他们……他们也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怕……”
“怕?!”赵佶怒极反笑,“怕什么?!怕那个黄口小儿?!难道就不怕城破之后,金人的屠刀吗?!一群废物!鼠目寸光!”
“太上皇息怒。”梁师成连忙安抚,“他们也是顾全大局,怕打草惊蛇。不过……不过老奴已经暗示过他们,若……若有机会,当……当以‘清君侧’为名,拨乱反正……”
“清君侧?”赵佶眼神一眯,这三个字,如同毒蛇般诱人。
“正是!”梁师成压低声音,“官家如今虽然看似掌控局面,但他毕竟年轻,根基不稳。此次强行死守,又大开杀戒,早已引得不少老臣和勋贵不满。只要……只要再出现一些‘意外’,比如城防再次被破,或者粮草彻底断绝……人心一乱,便是我们最好的时机!”
“意外……”赵佶咀嚼着这两个字,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明白梁师成的意思。既然明着不行,那就只能在暗地里制造“意外”了。
“军器监那边呢?”赵佶突然问道,“刘延庆可曾传来消息?金人的‘火车’……”
提到这个,梁师成的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回太上皇,刘延庆那边……似乎也出了些问题。据说……据说皇城司的人已经盯上他了。而且……而且那个负责和他联络的铁匠……失踪了……”
“什么?!”赵佶心中一惊,“失踪了?!是被皇城司抓了,还是……”
“不好说。”梁师成摇摇头,“但刘延庆现在如同惊弓之鸟,暂时恐怕指望不上了。”
赵佶脸色阴沉得可怕。军器监这条线若是断了,他们能动用的底牌就又少了一张!
难道,真的只能等城破吗?
不!他绝不甘心!
“传朕的密旨!”赵佶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给守卫玄德门(皇城北门,相对偏僻)的指挥使张俊!告诉他,让他……”
赵佶的声音压得极低,只有梁师成等少数几人能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