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万国:喷哭李二的我,被公主倒追 小说:历史-金手指 作者:洒洒水啦 简介:帝国时代,万国争霸。一代键盘侠李俊彦穿越大唐,开启最强喷神系统。为阻止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开局喷哭李二,唤醒唐人傲骨!却意外发现成为驸马的我,是遗失在外的皇子。魏征:”亦师亦友,喷界楷模!“杜如晦:”陛下,别跑啊,臣敢断定太子开喷,国力可强盛十倍!“李二:”你不要过来啊!朕退位还不行?“李俊彦表示,我为帝,当平定九州,横...
话音刚落,全场寂静一片。
只能依稀听到悉悉索索抹眼泪的声音。
无论位居几品,皆在掩面深思。
李俊彦那字字铿锵有力的言论,在脑海中掀起波涛巨浪,久久不能平息。
豁然间,掌声雷动,好似能将大殿掀开一般!
文武百官齐刷刷地看向李俊彦,眼神中充斥狂热和敬佩。
李俊彦所说的,正是他们一直埋在心中,却不知从何谈起的话语!
更是他们一直追寻,却难以找到的答案!
紧接着以头抢地,接连跪向李世民。
“我唐人敢为天下先!”
“既然吐蕃不服,那就杀到他服为止!”
“臣请陛下出击蛮夷,还我唐人民族自信!”
群臣热泪盈眶,用拍击地板的方式来发泄情绪。
混世魔王程咬金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白发渐渐攀上发梢的他,亦是战意不减。
他猛地撕去身上的官服,满身的伤痕和龙蟠虬结的肌肉暴露在外。
口中爆喝:“老子是唐人!”
“回头再收拾弱宋,干他娘的吐蕃!”
李靖单膝跪地,手行军礼:“愿做一马前卒,死亦何妨?”
……
所有武将义愤填膺,一一表态。
就算是杜如晦这类心思缜密的文臣,也扬言着随军出征。
军心如此,李世民又何尝不是。
遥想当年亲率大军击溃一众梁州诸侯,手心骤感发烫。
他再度拔出了长剑,但这次指向的是……西方!
“朕要吐蕃亡国!”
【叮!恭喜宿主成功喷服李世民】
【大唐自信由宿主唤醒,和亲也成了一纸空谈】
【奖励嘴强之星一枚,以下为兑换列表】
【注:嘴强之星极为难得,仅在喷服皇帝时获取,请宿主谨慎选择】
李俊彦粗略的扫了一遍兑换列表,里面的东西从三皇五帝时期到现代应有尽有。
越强越先进的东西自然需要的嘴强之星更多,什么98k狙击步枪,还有李元霸级别的身体素质都需要两枚以上,甚至更多!
当然,一枚的可选项也不少。
自行车制造方法、充气哇哇构造图、防爆盾牌材质分析、氧气面罩简易图纸……
看到这,李俊彦心中已经有了最佳的选择。
既然是他提出来要击吐蕃,那就应该由他来终结。
氧气面罩无疑是当下最迫切的东西!
高原?缺氧?
见鬼去吧你!
以唐军的素质,只要没有高原反应,吐蕃的杂牌军还不是和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一样。
有了定论,李俊彦也不再犹豫。
当即将目光停在了氧气面罩的简易图纸上。
“系统,就是它了!”
此时局势明朗,事态已定,殿内上下一心。
作为始作俑者的李俊彦功成身退,趁着侍卫愣神的空又站回队列。
他再度看向李世民,那张已然留下岁月痕迹的脸颊,悄然间淌下了两行清泪。
李世民用力擦拭着泪水,手中的长剑仍然高高举起。
哽咽且满脸自豪:“朕,朕……要亲征!”
“万万不可!”长孙无忌第一时间喊道。
群臣也随即反应过来,皇帝亲征可不是儿戏。
稍有闪失,大唐的繁荣昌盛将成为黄粱一梦,很有可能在顷刻间瓦解。
此时李世民已到不惑之年,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再加上整日操劳国事,身子骨也日渐单薄。
殿上的衮衮诸公不少都和李世民南征北战过。
看着他那副意气风发的样子,眼角在不自觉间逐渐湿润。
秦琼一把擦干泪痕,声嘶力竭地呐喊着:“臣愿往!”
“吐蕃地处高原,以游牧为主,农耕为辅。”
“对于这群还没有开化的蛮子,根本不配陛下亲征!”
李世民也明白他的意思,不光是因为打个蛮夷亲自去掉价,还因为现在不同以往。
“老了,老了。”他口中小声嘟囔着。
耳边不停回荡着大臣们劝诫的声音,眼神没来由地飘向了李俊彦。
这小子,倒是自在的很!
只见李俊彦隐没在人群当中,头看向地面,似有些百无聊赖。
今日朝堂之上成了这般局面,都是由他一手造成。
李世民可不想让他糊弄过去,无视掉群臣的谏言,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俊彦。
也不知道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疑似捧杀地吹嘘道。
“我大唐有此等臣子,实乃万古之幸!”
“唤醒民族自信不谈,还促使吐蕃纳入我大唐版图。”
李俊彦差点翻了个白眼给她,虽说拿下吐蕃问题不大,可八字还没一撇的事,这李二到先吹上了。
不过,这又何尝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体现。
兵精粮足,帝王的腰杆子才会这么硬!
听到李世民的吹捧,群臣这才幡然意识到李俊彦的重要性。
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五品小官,竟然说出这般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
当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魏征更是对他刮目相看,那届科举正是由他主持。
当时只是感慨英雄少年,而现在更是让他理解了“达者为师”的真正含义。
他真的能化腐朽为神奇,将冒天下之大不韪变成了众望所归。
可敬,可叹!
回头一定要找这个晚辈好好聊一聊喷皇帝的心得!
正当群臣大加赞赏之时,李世民突然话锋一转。
“朕自认击退吐蕃敌军不难,可正如秦将军所言,上高原难啊!”
“单单是败退他们不足以彰显我大唐神威,可若当真深入吐蕃腹地,不知有多少士卒饮恨于瘴病。”
“朕不忍置将士们于生死两难之地,爱卿们可有良策啊?”
说罢,小眼神偷偷地瞥向李俊彦。
说是问群臣,实则单指李俊彦一人。
口头上的高义只能说明他为人正直,有着真知灼见。
但要论起做事能力,还得手底下见真章。
其实李世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这个问题困扰已久。
时至今日也人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
但谁还没点幻想,就算是皇帝也不能免俗。
“但愿……你能做到吧。”
此时,文武百官的表情就好像便秘一样。
夹在中间,进退两难。
皇帝都开口问了,不说吧,显得无能,说吧,又不能信口开河。
难啊!
比男上加男还难!
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滑落,像是霜打的茄子一样,再也没有了之前提及西征时眉飞色舞的神色。
正在这时,李俊彦开口了。
大臣们仿若望向救世主一般看去。
那个少年还是那般淡定且从容,站至大殿中央不卑不亢道。
“臣有一策,可克瘴病。”
“但不行医药之道,借助器具,故而需要大批的工匠和材料。”
李世民闻言两眼直冒精光,别说是需要人力物力,就算让他当驸马都行。
正好将文成公主赐婚给他,又何尝不是一段佳话!
刚想到这,李世民便脱口而出。
“只要能让将士们不受瘴病之害,便挑一良辰吉日,让文成公主与你喜结连理。”
“爱卿,可满意否?”
这给李俊彦一下子整不会了,天上掉下个媳妇来?
娶了公主,好像以后就不能纳妾了……
这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