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乡野大文豪 小说:军事历史 作者:九万句 角色:张三立九万句 简介:张三立本是现代农村小地主,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一觉醒来,却成为唐末破落户,准备带人去要饭 开局一个碗,两袋粮,其他一无所有! 父母被抓、家园被毁、 张三立不甘失败,自称我命由我不由天,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兔子搏鹰、扮猪吃虎、驱虎吞狼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 书评专区 超时空犯罪集团:写作时间:2013-...
第9章 县令有赏
力压赵太爷一头后,县令心情大好,不仅放了全县衙役一天假,甚至要表彰在这次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众人。
表彰大会设在了县令自家的府邸中。
作为飞狐县的一把手,县令的府邸自然是没话说的,坐落在这飞狐县的城中南关。虽然在这北方苦寒之地,气候干燥,城中大部分还是以各种建筑物和民宅为主,树木少之又少。但是等大小官员一并进入古朴高大的府门后,大吃一惊,仿佛来到了塞上江南。
院子占地极广,四周都是亭台楼阁环绕,中间的院子都是各种难得的绿树和鲜花。甚至还有一方池塘,边上耸立着假山湖石,池塘里还有几十尾金鱼自由自在地游动。再想想府邸外的其他风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除了参加表彰的一众官员,前来送礼的官员们也是络绎不绝,大门口的一角放桌上早已经堆满了各种包装精美的礼品。管家寒暄着,招呼着各级官员进屋歇息着。
县令这边早就稳坐钓鱼台。雕梁画栋的会客厅方方正正,四根大柱子,立在四角。看着前来拱手拜见的人员众多,脸上早就乐开了花。
管家高声喊话宴席开始,一众官员纷纷坐定,全部望着县令这边。县令开始论功行赏。
看着县丞、校尉等同僚接过县令赏赐一一退下。
张三立早就坐在那儿忧心忡忡。去年冬天他的父亲、母亲便被抓到县衙,被惩罚种地,来补偿之前上缴时不够的粮食税。
如今过了半年有余,不知道他们在官府的官田里是否健康。作为家中的独子,实在是不肖子孙。
“县令大人,在下还有一事相求。”张三立跪在地上,用决绝的语气说道。
县令正在兴头上,心想既定的赏赐已经宣布赏给师爷,还有什么相求,很是不理解。
“师爷不妨直说,这次力压赵太爷,你是功不可没。”县令对于自己有功有利的人向来是多几分宽容。
“在下斗胆请求,将所有赏赐换作在下父母亲回家,解除他们的人身自由和劳作徭役。”
“张师爷,种田交税是国策。纳粮不力可是大罪,你可知晓本朝律令!”
县令的话语突然狠厉,满脸笑容立刻变得阴郁冷清,杀气腾腾地看着台下的张三立。
原本嬉戏热闹的一众官员们一看这局面,立马安静了下来。
毕竟县令杀伐无度的名声可是响当当的,之前因为宴会上一个仆人不小心将酒洒在县令邀请的客人身上,当场就被县令勒令押下去杖责五十,过来不久,那人便伤势过重死掉了。如今难道又要再现当年的场面么,吓得众人大气都不敢出。
“但是呢,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念你一番孝心,再加上当职不久就立大功一件。也算是一个忠孝两全的才子,本大人准了。”县令难得一见的脾气古怪,虽然内容是好话,可是字里行间还是一股子要置人于死地的情绪。
“还有,免你家一年粮税,顺便赐你牌匾一块,至于上述书什么,随你自己定夺。本大人行伍出身,笔墨不通,还是崇尚文人的。”
张三立在这十分钟之内,仿佛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回来,刚才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法无禁止即自由,习惯了富贵险中求的张三立决定再进一步。
“大人,在下决定牌匾上就写“大文豪”三个字。大人以为如何?”
县令听完之后,顿时哈哈大笑。心想这乞丐出身的张师爷也是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小子,妥妥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给根棍子就顺杆往上爬。不过这北方边境屯兵之地,规则散漫,百无禁忌,随便起个诨名绰号无所谓的。
“一并准了,领赏吧。”
整个会客厅重新洋溢在轻松热闹的氛围里。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第二天一大早,张三立就从县城里雇了马车把父亲母亲接回了乡下家里。
在县衙的监狱里呆了半年之久。本身就是吃不饱穿不暖,再加上每天还要下地去劳作,二老的面色苍白,身体状况奇差无比。张三立看的心中难受,听说羊肉温补,对久病虚弱之人有奇效?早早就让手下人去买了一只羊回来,每天炖肉做汤伺候着。
除了等着父母身体慢慢恢复。张三立也让手下人把县衙赐的牌匾钉在了大门的门头上。看着门头上的牌匾,用得还是松木材质,大文豪三个楷字功力深厚,笔法遒劲,应该是县丞的手法。之前在县衙里翻阅文书时,就听说县丞临摹柳公权的书法,其笔锋运力自成一绝。
三个月时间倏忽而过,到了秋天,丰收的季节。看着家中父母亲已经身体痊愈,院子、田地里也没有啥大事发生,日子倒也过得太平。
秋高气爽,风轻云淡。
后世的张三立此时早已经忙碌着收割地里的庄稼了。玉米、土豆等等各种粮食,纷纷入仓入库。也不知道今年的种粮大户评选有没有自己家,父亲有没有失魂落魄。如今的自己肯定是穿越回唐朝了,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想到这儿,后悔不已。
正是秋收季节,张三立带着手下人每天在地里掰玉米、挖土豆。至于成熟后的油菜籽,这可是难得的油料作物,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扎成几捆,都用车拉了回来。
因为粮食种子的差异,再加上后世化肥的广泛使用,张三立收获的玉米、土豆和油菜籽并没有后世那么庞大的体量。
在后世,张三立家的玉米能做到亩产一千五百斤,而现在每亩只有一千斤左右。六亩地去掉各项损耗,也就六千斤左右。土豆种了半亩,大概两千斤。至于油菜籽也只种了一亩,大概四百斤左右。再加上每个月六十斤的俸禄粟米,有时还有几两县令赏赐的碎银钱财。这便是张三立全部的家当,而且要养活一大家子二十来口人,直到第二年的秋天。
将玉米和油菜籽晒干暂时一起运到库房后,所有的土豆也都存进了地窖。等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再做进一步的加工。只是目前只有粮食,银两也所剩无几,日常开销花费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一天闲来无事,张三立在村子里瞎溜达,等到房屋四周都转完之后,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门上挂着的牌匾。“大文豪”三个字闪闪发光,牌匾右下角一行小字,上写着“飞狐县县署制”。
这可是一块金字招牌啊。名号响当当,更有县衙做背书,在飞狐县管辖范围内几乎没有人不买账。张三立恍然大悟,迈开腿大步向内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