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鸿》小说章节目录赵国庆,陈天冬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归鸿 小说:玄幻 作者:吸氧武士 简介:陈天冬意外穿越到了大楚,成为了虎威军少将军。开宝二年大楚伐辽,虎威军全军阵亡。开局就成孤儿?后无意中踏入修行世界,可他待得越久,越觉得无论是尘世还是修行界,都有一个巨大的阴谋等着他!且看他如何与世为敌问道登天,又看他如何一层层撕开真相斗智斗谋! 角色:赵国庆,陈天冬 《归鸿》第1章冬天里的一道雷免费阅读 世界有很多的幸运儿,但也有更多的不幸者。而陈天冬...

时间回到几天前。

大楚帝国版图西北角落有一座很不起眼的关隘,叫做屏西关。关隘傍山而建,左右皆是陡峭山壁,抬眼望不见山顶,隐约能见云雾缠绕在半山腰上。

关隘总长七十八丈,城墙坚固,厚达十七丈有余。采用屏西关北行一百二十里的翠屏山山石所建,建成已有千年。

这是大楚西北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开宝二年,大楚伐辽,势要夺回失地——幽云十六州。陛下率军亲征,统领中路大军,虎威将军程万里率虎威军及亲卫虎贲军征战西北,宣武候高君迁统领镇南军以供支援。

大约是寒冬将至,屏西关的上空有阴沉沉的云雾聚集堆叠,从远方看去,像一层脏兮兮的厚重褥子,盖在屏西关的上空。而以往在半山腰上缠绕的云雾,被那床厚重的褥子压得更低了。

加上西北边境本就人迹罕至,深冬时节,除了各国相互贸易的游商队伍,往往几百里都不见得有人类存在的痕迹。使得此刻的西北更加的萧瑟。

此刻的屏西关外,半山石壁上隐隐约约能看到有两道身影,在一处石壁平台相对而立。

“我走了很远的路,才赶到这里。”先开口说话的是一个穿着一袭白衣的中年人,袖口衣角明显看到有金丝镶边,折扇别在腰带上,俨然一副书生模样。

“我也赶了很远的路,所以在这里遇到了你。”回话的人穿着一身藏青色袍子,有几处破洞在袍子很显眼的位置,背上背着用破旧的麻布包裹着一样东西,头发有点凌乱,嘴周有潦草的青色胡茬,一副浪人模样。“可既然遇到了你,我们就都不用赶路了,挺好。”

“你觉得很好,可我觉得不好,我还要继续赶路。”白衣书生看了眼前的人,又望向关外西北边,仿佛那里有很吸引人的东西。

对面的浪人也看了看西北方向,又盯着白衣书生,一脸认真的说道“听说这世间有两座书院,一座在渔阳,一座在大楚。又听说大楚的麓山书院有一位小师叔,七岁便能感知,十岁通周身诸窍入通玄,十六岁便入知微境,不到半年,观书院石碑由知微境踏入脱尘境。从此,五境之下,未曾一败。”

他眼里对眼前的书生有一丝敬意,“可是,我想试试。”

一边说着,一边慢慢的从身后解下用麻布包裹着的东西,缓慢的打开,那是一把剑,仔细看的话就能看出那并不是一把好剑,剑身有很多道缺口。

书生看到了那把剑,严格意义上来说,那是一把破剑。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你就是那个剑阁弃徒?”

“嗯,剑阁弃徒王不留”落魄浪人承认。

书生又说道“听说你二十岁就已经是脱尘境大修行者,既然你已经是剑阁弃徒,你不该来。”书生的话外之意是:你的天赋很好,可是你既然已经跟剑阁没有关系,又何必来送死呢?

王不留明显也听出了书生的话外之意,他没有反驳,反而一脸严肃的说道“受人所托,我想试试。”

还是那句话:他想试试。

天下修行者无数,可是能跨入脱尘境成为大修行者的寥寥无几,眼前这位书院小师叔既然被称为五境之下无敌,自然是脱尘境及以下无敌。

书生好像没听到王不留所说的话,也有可能是压根没在意。他望向关外西北方向的翠屏山,好像那里有比眼前的剑阁弃徒更加吸引他注意的东西。

忽然间剑起,搅动着半山腰的云雾,又像是那柄剑自身生出的雾气,像一条灵蛇直冲那位白衣书生面庞而来。这是王不留成名已久的绝技:雾里剑。

面对书生这样的脱尘境大修行者,即使同样境界的自己,也不敢有丝毫的轻敌。

白衣书生好像没看见,眼睛仍旧望向翠屏山的方向,忽然好像察觉到什么,眼底露出一丝凝重。

就在刹那间,那道剑锋携带的云雾转眼就将书生包裹,书生抬起了手。

云雾散去,那柄残剑停留在书生面庞前半寸位置,再不能前进半分。同样不能前进半分的是握着残剑的王不留。

这一次是试探,王不留面对书生很谨慎,也很小心。这次试探书生明显略占上风。

忽然而来的危机感,让王不留好像意识到什么,可王不留的反应很快,急退一丈,更像是长久以来面对危机的本能反应,可还是受了伤。一道扇面擦着王不留的胳膊划过,带出一道血痕。急退之后的王不留意识到,若自己慢了半分,那柄扇子划过的将是自己的喉咙。

心有余悸之余,来不及多想,王不留像突然消失一样,周围的雾气四起,慢慢的与半山腰的云层重叠在了一起,将书生包裹在其中。

书生没动,任由雾气将他包裹,眼睛仍旧望向翠屏山。

无数道剑光从云雾中突然亮起,像无数道丝线朝着书生缠绕而来。书生收回目光,脸上第一次露出认真的表情。

他没理会那些朝着自己奔袭而来的无数剑光,以折扇为刀,突然向身后砍去。“哐当”像是金属碰撞的声音,那把折扇将诡异刺来的剑挡了下来。可是眼前并没有出现王不留的身影。

书生好像意识到什么,转身朝后退了一丈,堪堪躲过一道剑光。可紧接着,书生的头顶的云雾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生出一柄残剑,朝着书生停下的位置疾冲而下。

书生没动,可是握着扇子的手动了,于是那道剑光落到一半便没有再落下来。又一道剑光起,朝着书生腰腹刺去。

借着身边的巨石,书生一纵而起,跃到了石壁旁。而书生落地的刹那间,山中的云雾更浓了。

书生意识到,这才是剑阁弃徒王不留真正的剑招:雾里剑。

云雾中隐藏着的王不留终于松了一口气,自己用好几次虚虚实实的剑招才将这位书院小师叔逼到自己的剑阵之中,雾里剑,或者说是雾里监——隐藏在雾中的一座监牢。

王不留没有继续朝着书生发起攻击,因为经过好几次的试探,他承认他不是这位书院小师叔的对手,同时也感叹于书院小师叔的天赋与实力。他转而又想,连书院的小师叔都这么强,那书院那位鲜有露面的夫子该有多强呢,想必早就跨入五境了吧。

王不留在阵外想着,而书生困在剑阵内,想着怎么破阵。他试了很多方法,朝着云雾攻击了很多次,可那毕竟的雾是云,他的攻击短暂的让云雾消散,但消散的云雾又以更快的方式聚集。

他想起战斗之前聚集在半山腰上厚重的乌云,心想:今天真不是个好天气。是的,这样的阴雨天气,让“雾里剑”又强了几分 。

书生朝着云雾的边缘走去,试图走出这一片云雾当中,可是走了很久依然走不到尽头,甚至连悬崖的边缘都感觉依旧遥远。他继续走着,直到看到脚边那块石头,他才知道,自己又走回了原处。

就这么过了大约半个时辰,王不留坐在悬崖边,望着远处的翠屏山,那个方向有一队人,朝着屏西关疾驰而来,像是周游诸国的商旅队伍。也等了半个时辰,他什么也没有做,就那么看着发呆。

忽然间,他感觉到身边的云雾流速变快了,转眼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稀薄。

他忽然想到什么,回过头,身后原本浓厚的雾气,只剩下稀薄的一缕,随着云雾的消散,一道白色身影出现在他眼前。

“我曾答应一个人,把你留在这里一个时辰,可是没想到你很强,真的很强。”王不留说着,眼里充满了敬意。他看了看那队越来越近的商旅队伍,又回过头来看着书生。他接着说道:“只留下了你半个时辰,我的确失信于他了。可是现在看来,半个时候,也是足够了的。”

书生听着王不留说的话,顺着王不留的目光望去,他看向了那队商旅队伍,他看的再仔细了一些,那根本不是什么商旅,而是一队骑兵,大楚帝国的骑兵。

他忽然想到什么,也想到了此行的目的。他脸上有股怒气在酝酿,很认真的看了王不留一眼,随即朝着悬崖一跃而下,以扇为骑朝着翠屏山急速掠去。身后留下一句话:“你告诉你们那位剑主,三月后,书院赵川谷去问他要个说法。”

王不留听到这话,他望着那个疾驰而去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他又看向更远的翠屏山,心想:“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当书院小师叔赵川谷赶到翠屏山的时候,只见山间火光四起,满地狼藉,空气中黑烟与焦味缠绕在了一起,还有浓重的血气。

他见过很多战争,也见过很多的尸体,可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断肢残骸,尸山血河快要将翠屏山的山谷给填满。歪歪扭扭竖起的旗帜正在被大火焚烧着,和正在焚烧的血肉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

赵川谷用神念感知着周围的一切,终于在无数的残骸中发现虎威将军程广白的身影,他的四周被虎贲亲卫的尸体给团团围住,他被围在了最中央,身上布满大小各异的血洞,俨然已经没有一丝气息。

赵川谷看着眼前魂断战场的将军,脸上布满悲伤的神情,他看了许久,心里有一股怒气酝酿。

忽然,他好像感应到了一道很微弱的声音,他寻着声音找去。

在山谷的一处角落里,十几具残破的尸体堆叠在一起,那道微弱的声音正是从这小堆尸山底下传出来的。

他用扇子一挥,堆积的尸体随即被吹散开,露出底下一具身躯——那是一个少年。浑身布满血迹,身上有许许多多的伤口,已经无法辩驳身上裹着的是衣服还是血肉,显然经脉尽断。面颊被大火烧灼过,无法辨认原本的面貌。

他看向那个躺在尸堆中残破不堪的少年,他看到了少年脖颈处露出来的一块玉石,最终辨认出了这位虎威将军的少将军。

他伸出手,体内气海雪山的元气不断的涌出,朝着那位气若游丝的少年涌去,最终那些元气涌进了少年的身体里。良久,他才从从腰间掏出一颗药丸,朝少年嘴里塞了进去。

待少年气息逐渐稳定,他背上少年,朝着南方飞快的掠去。就在他走后不久,一队五人骑兵东边快速奔袭而来。

期间少年似乎醒来了几次,又很快的昏迷。他的速度又快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