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妃有点蠢》小说章节目录瑶瑶,程宁儿全文免费阅读

小说:这个王妃有点蠢 小说:古代言情 作者:徐欢喜 简介:现代受气包女职员瑶瑶穿越到大唐,目睹了宣武门事变,后被长安城梁家家仆带走,称她是梁家庶出的三小姐,瑶瑶身无分文,无处落脚,只能去梁家扮演这个智障儿梁三。因宣武门事变,朝中各方势力此消彼长,梁三的亲父被封为左金吾卫上将军,负责皇城治安,长孙无忌替自己残废的二儿子求亲梁家嫡女,梁家主母心疼女儿,让梁三代嫁,冒名的梁三只好硬着头皮嫁进长孙府,就在...

李泰回到宫中,首先去见了自己的父亲——秦王李世民,一五一十把今日出宫被人追杀的事说了,李世民仰起脖子,盯着宫殿穹顶,流露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沉默片刻,他把脖子恢复原状,才想起来问儿子没伤到哪里吧?

在李泰表示毫发无伤后,李世民走到儿子身旁,意味深长的摸摸他的头,说:“世间凶险,往后要多加小心。”

李泰问:“李建成那些贼心不死的部下,该如何?还是要尽早斩草除根的好。”

李世民听了儿子这句话,又震惊又害怕,震惊一个这么点大的孩子竟然满脑子打打杀杀,害怕有朝一日自己的下一代会重蹈玄武门的覆辙。

他立马正颜厉色,凶巴巴地教训儿子:“不分长幼尊卑,那是你大伯,生死都是你大伯,怎可直呼其名?”

李泰忙跪倒在地,一言不发地磕了三个头,磕完头放在地上,等待父亲宽恕,李世民喉头不经意地叹口气,他嚷退李泰,说:“回去把道德经抄写三遍,此乃教不善之过,罚你老师三月俸禄。至于那些贼人,我自有道理,你小孩子家,只管读书,不要多问。”

从寝殿出来,李泰碰到大哥李承乾,李承乾比李泰大一两岁,是李世民与长孙氏第一个孩子,因自小备受关注、宠溺,性格上有些傻白甜,也有些执拗,用他妈的话来说,就是做事既不周全又很任性。

两兄弟见面,不像普通人家的兄弟那般熟络,李泰拱手向李承乾问安,李承乾点点头,问他找父王有什么事?

李泰不想再重复一遍自己宫外遇刺的事,觉得这事跟大哥说除了费些口水,并不能得到什么帮助,他想了想,说没什么事,只是请安。

李承乾摆出老大的谱,教育弟弟:“父王事忙,你不要总来打扰。我刚从祖父那里回来,他老人家为大伯和四叔的死很难过,无心朝政了,打算明日封父王为太子,让太子监国。”

李泰眼中闪光,但旋即被自己按捺下去,说:“祖父丧子,悲痛之情可以想象,好在有大哥在旁时刻安慰,也是为父王尽孝了。”

“这是自然。”李承乾志高意满,他看着比自己矮半头的弟弟,有种理所应当的优越感,吩咐弟弟在念书和练武之余,应该多去看看母妃。

“母妃不易,父王面上虽尊敬她,凡事都和她商量,可却终日跟姓严的女人在一起,她颇受冷落,深宫寂寞,你要是能多去她那里呆呆,或许会有所助益。”

李泰听得头皮发麻,觉得自己这位哥哥真是爱操大人的心,竟然还要教自己做事,他勉强笑了笑,拱手道:“大哥说的是,大哥是有事找父王吧,臣弟就不耽误你的正事了。”李泰没给李承乾再说教的机会,转头就下了宫殿台阶。

如梁三所说,李泰提都没提梁时剑护送他回宫的事,可能是忘了,可能是认为没有提及的必要。

梁大人在将军府吃了闭门羹,只能让夫人留下继续求哥哥告嫂嫂,自己形单影只地来到长孙府,长孙家的下人把他带到会客厅,干坐了一个时辰,眼看天黑了,还不见人来。

他在饥肠辘辘等待期间,又有一位王大人也来到会客厅,两人尴尬的相视一笑,各捧着一杯茶,小口小口的抿起来,借以身体的动作缓解无言的尴尬。

这位王大人以前也是太子门下,想必这次来找长孙无忌,也是从东风转西风,意欲另投明主。

又过了一个时辰,俩人的肚子先后开始咕嘟叫,那位王大人先开了口:“我早找人打听过了,长孙大人此时就在家中,迟迟不来见我们,想必是不卖咱们这个面子,梁大人,宫中传来消息,明日就要册封太子了。”

“太子?”

梁大人从椅子上站起来,忙问:“你是说?秦王?”

王大人一拍大腿:“还能有谁?陛下可就剩这一个嫡亲的儿子了。不仅册封太子,而且让太子监国,等东宫易主,就是惩治咱们这些人的时候了,所以今夜无论如何要见到长孙大人,眼下只有他能在秦王面前说上话了。”

可那一夜,他们坐到半夜, 屁股都磨烂了,还是没见到长孙无忌的影子,梁大人只好与王大人告别,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到家立马叫人热了烧鸡烧鸭烧子鹅,胡吃一顿,倒头便睡。

第二天醒来,胡子又掉了一把,梁大人对镜自顾,绝望的几乎要哭,他把从枕头上捡的胡子一根根再插回原地,可转脸的功夫,又掉落到前襟。

“天要亡我啊。”

梁大人站在镜子面前,沉痛地举起双臂摇晃,夫人孔仪在身后劝慰:“先等等宫里的消息再说,事还没临头,何必做出这幅要死的样子?”

“都是你们姓孔的事。”

梁大人把怒气转到夫人头上,“你兄弟昨天要是答应了跟咱们一块去长孙家,长孙无忌能不出来见我?见了我,把昨日成王的事情一说,还怕他跟秦王不对我另眼相看?还何需在这里担心受怕,吓的胡子掉一大把。”

“我这个哥哥太瞻前顾后,嫂子又是个事精,向来爱阻挠他过问兄弟姊妹的事,你瞧,我嫁过来这些年,娘家们回过几次,都是嫂子闹的。”

“得了得了。”梁大人含着两汪老泪,把前襟上的胡须攥在手里,小心地用绢子包住。

孔仪道:“不如去问问梁西陆。”

梁大人气的差点把绢子扔掉,吼道:“她一个小屁孩子,脑子又不好,问她弄熊?”

“非也,她从前脑子是不好,目光呆滞,口角流涎,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可这次丢了又找回以后,全然不同了,那小嘴叭叭地,比诸葛亮还能说,还有昨日的事,真的亏了她,不仅救了成王,还提醒你得把这事告诉秦王的人,此间种种,你能说她憨?”

梁大人两根指头搓着胡须根,思索片刻,犹豫道:“我当老子的,屈尊下问自己乳臭未干的闺女,实在不成体统。”

孔仪拉着丈夫往门口走,边走边说:“体统在脑袋面前已经不重要了,老爷快去吧。”

夫妻俩到了梁三的小院,两个婆子在灶下烧火,刘婆子见主人光临,把沾了锅灰的脸放在围裙上擦了一把,更黑了,她行了礼,说三小姐还没醒呢。

梁大人习惯性拿出大家长的气派,从鼻子里哼出一声,双手背在身后,肚子挺起,用食指戳着空气厉声道:“都什么时辰了?大家闺秀,睡到日上三竿,成何体统?”

孔仪拽拽他的袖子,梁大人这才意识到,自己有求于人,于是只好收起食指,吸了吸肚皮,压低音量,叫刘婆子看三小姐醒了没。

梁三百般不情愿地被刘婆子从床上提溜起来,漱口,洗脸,换衣裳,出门便看见父母都坐在卷棚底下,料想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她做出副乖巧样子,行了礼,问父母用过早饭了吗?

孔仪笑说用过了,指了指旁边的石凳,让她坐下。

“今个你父亲起床,提起你,说过去忙于朝中事务,对你甚少过问,今个来看看你的《女诫》《孝经》学的如何?”

梁三对这两口子的装逼行为感到不满,心想你有事就问,有难题就说,何必拐了这么大的弯问如此不相干的东西,《女诫》?《孝经》?只在电视剧中略有耳闻,你要问她里头写了些什么,一字不知。

她立马改正了自己的乖巧,又成了那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模样,一屁股坐在石凳上,大大咧咧地问:“什么是《女诫》?”

梁大人闻言,几乎把眼珠子瞪出来,伸开五指大力拍在桌面,一时间忘了是张石桌子,疼的龇牙咧嘴,但子女面前,未敢失仪,做父亲的紧攥住发红的手掌,呵斥道:“《女诫》都不晓得?书都用来烧锅了吗?成何体统?”

孔仪又拽拽他的袖子,梁大人立马想到正事,闷着声,用了好大会才平复情绪,把话题扯到成王的事上来。

“为父想问问你,昨日怎么遇到的成王殿下?”

梁三把跟二夫人干架的过程省去,直接从出门逛古玩市场说起,说到拉着成王进东家出西家,到了自家后门时,梁时剑倒吸口凉气,戳着梁三的脑门问:“谁给你的胆子?谁给你的胆子?”

孔仪劝住丈夫,“你听她说完再讲嘛。”

梁三又把回到院中,遇到梁涯跳肉马,污蔑她偷汉子的事说了。

“这不是胡扯吗?我才七岁,都没发育,这个小身板,怎么偷汉子?”

“得了得了,提起这个我就想抽你几十鞭。”梁时剑颇不耐烦,腚在石凳上磨来磨去,像是在长孙家等人时磨出了后遗症。

“你知道那是成王殿下?”

梁三点头:“我知道,那些杀人的说了嘛。”

“你救了他,他可曾说要谢你。”

“那个人,没礼貌,没教养,一个谢字都没说。”

梁时剑双手捧住脸,五官在掌心间上下摩擦,发起了愁。

>>>点此阅读《这个王妃有点蠢》全文<<<